(今日象山)象山法院公開審理一起跨國電信詐騙案
【發布時間:
2021-03-26 10:00:00】
記者 俞宇 通訊員 胡慧君 本報訊 3月18日,象山法院公開審理一起跨國電信詐騙案,涉案金額高達1200余萬元。陳某等17名被告人以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八個月至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不等,黃某因幫詐騙團伙設計制作網站以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18名被告人被判處罰金共計158萬元。 2019年12月,王女士在網上看到宣傳某股票分析師是“炒股大神”“買漲買跌十足把握”的廣告,遂加了上面的QQ號。該股票分析師把王女士拉入一個炒股群,并且每天在群里推薦一些行情很好的股票、分析大盤走勢、講解股票知識。群里很多人說是跟著老師炒股好幾年的粉絲,跟著老師賺到了錢。王女士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了老師推薦的股票,沒想到真的小賺了一筆,于是,她便加大了“投資”。 然而,在這個100多人的QQ群里,僅有10余人是像王女士這樣的“待騙”客戶,其余都是詐騙團伙買來的水軍號以及騙子使用的小號,每天在群里發言的也幾乎都是騙子。所謂的平臺,也是詐騙團伙找人設計制作的,平臺后臺可以人為任意控制、修改數據,可以看到被害人在平臺上的實時操作等。被害人把錢充進平臺提供的銀行賬戶進行“投資”后,后臺人員只要動動手指,將被害人賬戶上顯示的余額數字修改成與充值金額相應的數字即可,詐騙團伙實際上騙取的是被害人充進銀行賬戶里的錢。等被害人嘗到“甜頭”,加大投資后,后臺人員通過人為控制炒股平臺的漲跌或者博彩平臺的中獎數字,讓被害人的錢全部虧損,然后直接關閉平臺,王女士因此被騙近600萬元。 庭審過程中,多名被告人表示他們是被同鄉以介紹高薪工作、包吃包住、包來回機票帶去菲律賓打工的,去了之后才發現做的是電信詐騙,奈何自己的護照和所有的工資都被詐騙團伙扣著,如果不繼續做下去,既拿不到錢,沒有護照回國,還要賠償來回機票等費用,最后不僅沒掙到“高薪”,還以詐騙罪被判刑,得不償失。 承辦法官提醒市民,投資理財需謹慎,一定要去正規的渠道和平臺上投資,千萬別被網絡上的宣傳廣告忽悠,以免血本無歸。此外,“出國淘金”逐漸成為一種熱潮,騙子們利用務工人員急于出國賺取高薪又不了解相關法律的特點,騙取務工人員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務工人員一旦出國后發現工作環境、工作內容不對,一定要第一時間尋求警方或者大使館的幫助,以免從受害者變成詐騙者。 |